山西社會融資規模增速連續四個季度上升
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公布的數據顯示
截至6月末,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5.41萬億元
近日,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公布了《山西省2022年6月存貸款統計數據報告》。數據顯示,截至6月末,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5.41萬億元,同比增長10.3%,增速連續四個季度上升;上半年,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185.7億元,是上年同期的2.2倍。
社會融資規模結構呈現三個突出特點: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較大。上半年,全省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本外幣貸款增加2163.9億元,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67.9%。截至6月末,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.6萬億元,同比增長10.3%,高于去年同期1個百分點;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增加較多。上半年,全省企業債券凈融資447.6億元,比上年同期多增1385.9億元;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融資大幅增加。上半年,全省地方政府債券凈融資718.3億元,融資量接近上年同期的2倍。其中,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凈融資555.3億元,是上年同期的3.1倍。
存款方面,截至6月末,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為5.2萬億元,同比增長16.9%。比年初增加5315.5億元,是上年同期的2.6倍,為全省經濟恢復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持。其中,全省住戶存款增加2567.5億元,同比多增668.1億元;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41.7億元,同比多增1845.9億元;財政性存款增加849億元,同比多增953.2億元。
當前全省存款增速較高、增量較多有三個主要原因:上游企業利潤增加,尤其是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實施,增加了實體部門的存款;居民儲蓄意愿上升,傾向于增加存款;金融機構通過貸款、債券投資等形式,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,相應的派生存款增加。